
AI融资神话仍在席卷。
消息传来,知名AI初创公司Anysphere完成一轮9亿美元融资(约合人民币65亿元),估值达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亿元),成为今年最火AI编程独角兽。
而掌舵公司的,是四位年轻面孔。2022年,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Michael Truell和他三位同学一拍即合,瞄准AI编程赛道下场创业,旗下产品Cursor一举改变了编程方式,迅速席卷硅谷AI圈。
初生牛犊不怕虎。悄然间,00后创始人开始纷纷站到AI风口上,崭露头角。虽然担忧估值泡沫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目之所及,海外AI融资竞赛依旧轰轰烈烈。
四位MIT学生,缔造一个超级独角兽
Anysphere背后是四位00后。
出生于2000年,Michael Truell从小热爱编程,高中时与朋友共同创办编程竞赛平台Halite,在学生中风靡一时,并凭此获得ACM/CSTA Cutler-Bell奖,这是年轻程序员获得的最高奖项之一。
18岁那年,Michael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就读计算机和数学专业。除了在MIT做研究员,Michael还有着谷歌、对冲基金Two Sigma、创业公司Octant等实习经历。
到了2022年,Michael看到AI有彻底改变编程的潜力,和三位MIT同学Sualeh Asif、Arvid Lunnemark和Aman Sanger一拍即合,正式创立Anysphere。
(右一为Michael Truell)
彼时微软的编程工具GitHub Copilot已珠玉在前,四人也是其狂热用户,却更雄心勃勃——创造更优秀的AI编程工具,帮助程序员成为超人,彻底改变人们构建软件的方式。第二年,AI编程工具Cursor应运而生。
不同于GitHub Copilot将重点放在代码建议和补全,Cursor的惊艳之处在于用户可以使用日常简单指令生成代码,比如“给我开发一个天气应用程序”。接下来只需不断按下Tab键,通过与大模型的对话就可自动完成代码,且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
一经面世,界面简洁且操作流畅的Cursor便得到大佬们及众多程序员的青睐。
火爆出圈源于Cloudflare副总裁分享的一段视频:他的8岁女儿仅花45分钟,就用Cursor成功搭建了聊天机器人的网页。还有手机应用“小猫补光灯”一度登顶AppStore付费排行榜首位,由开发者用Cursor开发。
很快,Cursor取得阶段性胜利:尽管定价远高于GitHub Copilot Pro,用户增长依然迅猛。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1亿美元的年化收入,是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初创公司之一。目前拥有OpenAI、Midjourney、Perplexity、Shopify等知名企业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Cursor寄生于微软跨平台代码编辑器VS Code,但VS Code自身插件机制有诸多限制。Cursor另辟蹊径,直接进行底层重构,并兼容GPT-4o、Claude等多个AI模型,进行了大量优化。仅在2023年,Cursor就进行了3次重大的版本更新和近40次功能迭代。
“AI编码领域的天花板如此之高,要做的事可太多了。”Michael表示,不可能仅仅靠复制粘贴,忽然就冲到销量榜首位,而是需要不断精进技术。全球有超过2600万开发者,对于那些想要真正的AI原生体验的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对于刚刚25岁的创始人来说,缔造一个超级独角兽只是个开始。
宣布融资65亿,OpenAI曾试图收购
至今Anysphere身后已集结一支豪华的投资人队伍。
追溯下来,公司成立第二年,种子轮投资方为OpenAI的创业基金和创业加速器Neo等机构,融资额约800万美元。
期间还有一段插曲:Neo合伙人Ali Partovi早在创始人Michael刚上大学时,就有过接触并十分看好他,称愿意投资他今后的任何项目。“太多人低估年轻人,但人类历史上无数最伟大的成就,其实都出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之手。”
“在我们只有想法还没做出任何成果的时候,Neo就支持了我们。”Michael曾表示,感谢他们敢于花时间了解并押注那些尚未证明自己的创业者。
到了2024 年,Anysphere启动A轮融资时,硅谷的顶级投资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获得入场券。a16z的投资团队仅与创始人会面两次,就迅速签了支票。不止于此,a16z投前就向Anysphere提供了GPU资源——这通常是已投公司的特殊待遇。
最终,6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最终由a16z领投,投资者包括Thrive Capital、OpenAI、Stripe、GitHub、Ramp、Perplexity、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和OpenAI高管等,估值达到4亿美元。
“我们相信,Cursor在众多AI编程工具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显著成功。” 成功拿到投资份额的a16z曾表示,创始人痴迷于改进AI编程,并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开发者体验。此后a16z几乎出现在每一轮融资中。
今年1月,Anysphere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为Thrive Capital、a16z、Benchmark和现有投资者。至此,Anysphere投后估值达26亿美元,4个月估值涨550%,一跃成为AI独角兽。
最新消息,Anysphere完成了新一轮9亿美元融资,由Thrive Capital领投,a16z、Accel等机构参与。此次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了约90亿美元。
接下来,Cursor还要火力全开。这个年轻的创始团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年后的Cursor,将要让今天的Cursor看起来过时。”
放眼望去,AI淘金浪潮正在上演。
最近有消息称,OpenAI正计划进行其史上最大手笔的收购——斥资约 3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18 亿元)收购AI编程工具Windsurf。去年,该公司在General Catalyst领投的C轮融资中估值为12.5亿美元。转眼几个月,估值涨了近三倍,而背后投资人得以退出,落袋为安。
有意思的是,OpenAI早从去年开始就不止一次谋求收购Anysphere,但谈判失败了。原因在于Anysphere正快速发展,没有出售打算,更愿意继续保持独立。不得已,OpenAI转而收购其竞争对手。
可以确定的是,Cursor不是第一个走红的AI公司,更不是最后一个。
AI造富潮,挤满了00后
AI融资疯狂,警惕泡沫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从另一个角度,这样一幕也让我们看到00后们站到了AI风口。
就在两个月前,AI招聘网站Mercor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是五个月前估值的8倍,成长速度令人咋舌。
公司创始人是三位退学的00后。大二那年,三人在宿舍里创立Mercor,决定从哈佛及乔治敦大学退学全职创业。只用了两年时间,公司一跃成为百亿级别独角兽。
还有同为AI编程公司Magic。这家仅有20多位员工的公司已获 NVIDIA、Sequoia、Alphabet等知名机构超5亿美元投资,估值达15亿美元。
2000年出生的创始人Eric Steinberger是一位少年天才,14岁时便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网课自学计算机、物理,并以高中生身份自荐加入Meta,后来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计算机专业,一年后辍学创业。
我们将目光拉回到大洋彼岸,国内00后创始人也开始在AI领域崭露头角。
去年,灵初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蓝驰创投领投。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源培是一名痴迷机器人的00后,曾作为Stanford访问学者师从Karen Liu和李飞飞教授。
还有具身智能公司UniX AI创始人兼CEO杨丰瑜,出生于2000年,本科就读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专业,从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创业。
国内一家头部早期基金做过统计,2024年所投资项目的创始人平均年龄是历年中最年轻的,当中有80%都是90后,还有几个00后崭露头角。
也有投资人分析,这一波AI创业潮中,00后和90后、80后的创始人起点都一样,甚至前者优势更大。因为很多事物太新了,原有经验无法直接复用,而00后没有包袱,对新事物的认知触感更多。
没有谁比年轻人更愿意、更善于创新创造。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创始人们,大多拥有极为亮眼的教育背景和人生履历,并自带全球化的视野与极强的学习能力。他们敢想敢拼,更不容易设限,用新技术为这个时代写下注脚。
“现在这个时代,对技术的理解越来越关键,创始人不一定需要具备运营的经验,更可以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记得在清科年会上,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聊起投资年轻人——
“他们未必毕业于名校,但在很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技术天赋,拥有从0到1的动手能力,这就是我们下一步最看重的群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属于年轻人的事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王露,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