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瘦成“闪电”
却又意外解锁“笑尿了”
这不是减肥bug
而是肥胖埋下的“盆底地雷”!
那些年
脂肪当“千斤顶”压迫的盆底肌
如今卸货后可能集体“摆烂”
——漏尿、脱垂纷纷来讨债!
别慌!
专业团队已备好
“减重+修复套餐”
让你从“不敢笑”
重回“笑出马甲线”!
什么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的损伤或功能障碍有关,临床上又以盆底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有几乎共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包括:孕产次、阴道分娩、衰老、肥胖、结缔组织异常疾病、绝经状态、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
其中肥胖、慢性便秘和慢性咳嗽是可干预的,应作为健康教育干预来预防。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对女性的影响是什么?
01身体健康
诸如上述症状: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排便困难、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
02心理健康
多数人称压力性尿失禁为“社交癌”,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中,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漏尿,量多的时候甚至会浸湿外裤,会引发强烈的羞耻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尊心下降等心理疾病。
03性生活质量
部分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性交疼痛及性欲减退等情况,在生理上及心理上会影响夫妻之间关系。
04社交活动日常及日常生活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社交、运动的抵触情绪,会主动的去避免社交活动、公共场合的体育锻炼、旅行等,严重者甚至影响工作效率,导致职业发展受限等。
05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子宫增大,可能加重脱垂、尿失禁、便秘等症状,早产、感染、难产率、剖宫产率均相应增加,同时妊娠和分娩本身对盆底组织有较大损伤,有盆腔脏器脱垂的孕产妇产后恢复将更慢,症状可能持续甚至加重。
为什么肥胖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
1.机械压力增加
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压,盆腔器官将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的腹压增高会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组织松弛,使这些支撑组织从正常的部位撕脱、下移,是种物理性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不是体重降下去后盆底支撑组织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上去的。
2.肌肉强度降低
往往肥胖者普遍缺乏运动,盆底肌肉力量不足,加之心肺功能差,更降低了运动能力,以此形“成肥胖-下决心减肥-运动不了一点-抵抗不了美食诱惑-吃了明天再减-继续肥胖”的恶性循环,持续的体重增加势必导致盆底压力的持续增加,盆底肌力持续减弱,进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同时,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堆积,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腹直肌分离,降低腹壁张力及肌力,一定程度上也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出现。
3.激素水平变化
肥胖会影响雌激素代谢,可能导致盆底组织弹性下降。
4.代谢综合征
肥胖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引起盆底支撑组织的强度减弱。
肥胖的女性患者咋办?
建议患者从两方面入手
肥胖专科门诊:进行代谢和体质的专业评估后制定个体化减重方案,包括专业饮食运动指导、减重药物、内镜减重到减重代谢手术等。
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心:针对盆底功能进行评估,盆底疾病重在预防,通过早期物理治疗干预可有效避免或减缓盆底疾病的发生,如已有较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则需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盆底重建及纠正压力性尿失禁。
绝大多数肥胖患者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为持续提升诊疗服务,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肥胖代谢性疾病中心率先联合组建MDT团队,建立“科学减重+盆底健康”协同诊疗模式,患者首诊妇产科或肥胖代谢中心,均可享联合初筛及早期干预。
来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