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界的“特斯拉”要IPO了,“低空革命”即将席卷港美股

随着小鹏汇天推进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量产进程,并传出计划在港股或美股独立上市的消息,全球出行产业正加速从电动智能化的二维竞争向三维立体化的低空经济跃迁。

回溯历史,资本市场的每一次叩门声往往预示着产业质变的临界。

如今,小鹏、广汽、吉利、奇瑞、长安等车企纷纷入局低空经济赛道,中国智造正以飞行汽车为支点,悄然撬动一场可能比新能源汽车更深刻的出行革命——它不仅关乎交通工具的升维迭代,更暗含着城市空间重构、能源体系革新与人类生存半径的指数级拓展。

毫无疑问,低空经济就是资本市场所寻找的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叙事。

从地面到天空,车企开启三维出行生态战

低空经济将成为继新能源车之后,全球资本竞逐的下一个战略高地。

拿下多家飞行汽车公司动力电池定点的孚能科技,近期接待了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54家机构调研。孚能科技向美国头部eVTOL客户、上海时的以及吉利沃飞等企业送样与交付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池方案,并预计明年将形成较大规模放量。

透过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业务进展,可以看出低空经济正迅速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前进。

事实上,随着2023年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低空经济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技术与商业进程加快。从政府的重视中,不难预见,低空经济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通工具迭代,更是人类文明对三维生存空间的首次系统性拓荒,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

图源:小鹏汇天

然而,纵观大A和港美股,目前二级市场仅有亿航智能一家来自中国的低空经济上市公司,稀缺性显著。近一月,这家飞行器科技企业市值增长超33%,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低空经济”的追捧。

因此,近期关于“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正考虑在港股或美股上市”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关注。早在2024年12月,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小鹏汇天未来会有IPO计划,时间待定。”若小鹏汇天成功上市,将成为国内第二家载人飞行器上市公司,填补市场空白并催化产业链估值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天眼查,小鹏汇天是小鹏汽车旗下专注于研发飞行汽车的生态企业。而小鹏汽车“押注”低空经济,并非个例。

图源:天眼查

近年来,在“AI+汽车+飞行汽车”的融合趋势下,车企正加速构建三维交通生态,“卷”向另一个维度——低空空域,即距地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的空间范围。如今,这个天空到地面的三维空间正在成为车企们的新战场。

加速资本化进程的小鹏汇天无疑是飞行汽车商业化的排头兵。依托小鹏汽车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超4000份订单,计划2026年量产,工厂完成度达70%。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今年3月与川航签约,实现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主机厂与传统民航企业对低空经济产业的协同布局。同时,吉利也一如既往地撬动资本杠杆,通过收购美企Terrafugia、投资德企Volocopter,完善eVTOL技术布局。

此外,长安汽车对外公布了“未来5年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200亿元”的规划,并与国内唯一上市的eVTOL企业亿航智能达成了合作;广汽集团则发布了飞行汽车品牌GOVY,计划在今年启动飞行汽车产品的适航认证。

无疑,在陆地交通电动化浪潮中完成技术沉淀的中国企业,正试图以系统化工程能力将飞行汽车从极客玩具转化为普惠性基础设施。一场“低空革命”已经开始,风暴眼中的中国智造,正在争夺入场券。

在此背景下,小鹏汇天若真如传闻般启动上市进程,其意义远超企业自身的资本化路径——这将成为全球低空经济赛道的重要风向标,标志着飞行汽车迈入规模化商用的前夜。

商业化倒计时:B端先行 vs C端长线

2025年,飞行汽车商业化的三大门槛——续航、成本、空域管理正被逐步跨越。

续航方面,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研发的凝聚态电池目标续航达500公里,广汽GOVY AirJet采用轻量化材料提升能效。

成本层面,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通过模块化设计将成本压至200万元内,超4000台预订单将加速规模降本,威海光威优化碳纤维工艺使机身成本降低25%。

空域管理上,政策与技术同步推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国低空通信导航系统全覆盖,中央空管委已在深圳、成都等6城启动eVTOL试点;小鹏“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申请获受理,适航流程趋向标准化,叠加5G-A网络、通感一体技术及起降设施建设,低空飞行有望实现“可视、可管、可控”。

毫无疑问,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拐点就在当下。广汽研究院飞行汽车业务研发负责人苏庆鹏曾判断,像打出租车一样“打飞的”这个目标的实现,最迟不会超过2026年,飞行汽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将会在2029年左右开始实现。

站在这一关键节点,飞行汽车企业的竞争已从“谁能飞”转向“飞向何处”。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路线是eVTOL的垂直场景突围和飞行汽车的“空陆一体”布局。

前者典型如亿航智能。

亿航智能通过应急救援、物流运输、高端旅游等场景快速落地,利用B端客户付费能力强、风险容忍度高的特点,积累运营数据并优化产品。例如,亿航智能已与DHL等企业达成合作,验证低空物流商业模型。

后者则是以小鹏汇天为代表的车企旗下生态企业。

面对200万元售价、混合驾驶资质要求及充电/起降设施缺失,飞行汽车短期内难以触达大众市场。因此,小鹏汇天转向B端成为过渡选择。当然,随着B端验证推动空域逐渐放开,且飞行汽车规模化降本后,C端三维出行的商业前景还是值得期待。

为此,小鹏汇天还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先以限定场景体验(如飞行营地观光)培育用户认知,再通过高速长航程eVTOL解决跨城交通,最终实现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普及。

不难看出,两种路线前期发力的重点都是B端应用场景。但是,eVTOL凭借低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短期内在B端市场占据主导;飞行汽车则利用B端客户(如政府、企业)的刚性需求和支付能力,在政策开放初期抢占市场,未来凭借场景扩展潜力,可能重塑出行生态。

无论如何,B端场景落地是前期焦点,谁能率先在B端场景实现“技术-商业-政策”的正向循环,谁就能在C端市场爆发时占据生态位优势。

在低空经济场景落地的起步阶段,小鹏汇天推进IPO,目的显而易见:通过资本市场提前锁定资源,同时以量产节点为锚点,验证技术路径并抢占市场先机。这背后,既有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厚积薄发,更折射出大国竞争格局中对于未来交通话语权的战略卡位。

全球“低空”竞赛:复合型产业增长引擎

低空经济赛道的爆发不仅是车企对出行生态的竞争,更与中美科技竞赛紧密相关。

作为多产业交叉的综合体,低空经济发展背后是“电动化+新材料+人工智能+新基建”的融合创新。

这也意味着,飞行汽车必将掀起多产业变革浪潮,成为重塑未来出行版图的下一个万亿级战场。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国内企业能否把握这一机遇,不仅关乎产业格局的重构,更承载着中国交通工业从燃油车时代的艰难追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奋起直追,到低空经济新赛道实现全球领跑的跨越使命。

而从特斯拉颠覆百年汽车工业的逻辑,到SpaceX重写航天商业化的剧本,美国在现代交通出行领域一直引领变革。

早在2009年,美国NASA背书的Joby Aviation就已经成立,通过与Uber等企业合作,Joby成为首个冲刺FAA适航认证的eVTOL企业。今年,马斯克参投的美国电动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也完成了在城市环境中的飞行测试。美国低空经济产业正从先发优势迈向商业化节点。

图:Alef Aeronautics飞行测试

尽管如此,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仍有望凭借政策、产业、市场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垂直起降超车”。

中国已将低空经济视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战场之一,而国内全产业链制造与创新资源也有望推动小鹏汇天、峰飞航空等头部企业在成本和续航上保持领先优势。此外,中国庞大交通运输需求构成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尽管前路有着监管复杂性、研发成本高企等挑战,但中国凭借产业链协同与政策决心,有望在全球低空经济版图中占据核心地位。

展望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

此次小鹏汇天IPO传闻,也折射出中国低空经济迈向资本市场的关键一跃。小鹏汇天已累计融资超6.5亿美元,并获得12.6亿元银团贷款,但量产阶段仍需更多资金支持。一级市场融资可能难以覆盖后续技术迭代、工厂建设及供应链整合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飞行汽车”开往资本市场,抓住战略窗口期,就如同几年前新能源汽车上市潮一样。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押注“中国智造”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但也需在狂热中保持理性。唯有真正飞跃“技术-商业”悬崖的企业,才能翱翔于万亿市场的苍穹。

小鹏、吉利、广汽……纷涌而至的车企们,谁将率先解锁城市天际线的新维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作者:港股研究社,36氪经授权发布。

  • Related Posts

    AI不只有大模型?Agent凭什么成为2025年度风口|对话刘志毅

    36氪「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25岁MIT辍学天才一战成名,3年成为90亿美金公司CEO

    25岁天才Michael Truell率团队打造AI编程工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You Missed

    AI不只有大模型?Agent凭什么成为2025年度风口|对话刘志毅

    • admin
    • 14 5 月, 2025
    • 1 views
    AI不只有大模型?Agent凭什么成为2025年度风口|对话刘志毅

    飞行汽车界的“特斯拉”要IPO了,“低空革命”即将席卷港美股

    • admin
    • 14 5 月, 2025
    • 3 views
    飞行汽车界的“特斯拉”要IPO了,“低空革命”即将席卷港美股

    25岁MIT辍学天才一战成名,3年成为90亿美金公司CEO

    • admin
    • 14 5 月, 2025
    • 2 views
    25岁MIT辍学天才一战成名,3年成为90亿美金公司CEO

    降费,降费,又有基金出手

    • admin
    • 14 5 月, 2025
    • 4 views
    降费,降费,又有基金出手

    2025新能源最大的雷,炸了

    • admin
    • 14 5 月, 2025
    • 1 views

    2025CBE中国美容博览会启幕在即 哈药生物荣登大健康品类专业美容百大品牌榜

    • admin
    • 14 5 月, 2025
    •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