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无人机赛道再起波澜。据企业预警通消息,近日,云圣智能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5亿元。
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正迎来黄金时代,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元,年增速超27%。大疆以绝对优势占据30%全球份额,但细分领域正涌现一批”隐形冠军”:其中就包括云圣智能,以”无人机+机器人”创新方案,在智慧城市、应急消防等赛道快速崛起。
在这场技术与资本的竞速中,会否诞生新巨头?
– 01-
云圣智能成立于2017年,核心产品是工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猎鹰”地面巡检机器人,为电力、油气、应急救援等提供“机、网、云”一体化的系统方案。
公司创始人为陈方平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创立云圣智能之初,他的理念之一,是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去完成高危、高重复性的工作。
云圣智能所处的行业为:工业无人机应用服务,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预计2024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9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34亿元显著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4.70%。
在全球范围内,2024年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1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062亿元增长约27%,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3.51%。
– 02-
当前,工业无人机呈现“一超多强”的碎片化状态。
大疆创新凭借全场景渗透能力占据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30%的份额,其在中国市场的统治力更为显著,市占率高达50%。
但细分领域的挑战者正在快速崛起。比如极飞科技在农业植保细分市场斩获28%的份额,纵横股份则拿下电力巡检领域35%的订单量。
而云圣智能则以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为核心,在智慧城市、电力新能源、消防应急等场景构建差异化优势。
应用场景的渗透率差异揭示了市场远未饱和。
能源巡检以32%的占比成为最大应用场景,其中国电网无人机巡检里程三年增长400%,但油气管道领域因地面机器人替代,导致无人机采用率下降9个百分点。
农业植保的渗透率从2021年18%飙升至2024年39%,极飞P100Pro机型单日作业面积突破2000亩,这种爆发式增长吸引华为等科技巨头跨界布局。
而物流配送虽当前仅占7.9%份额,但受益于低空经济政策,2030年预计将飙升至26.2%,成为增长最快的赛道。
数据来源:企业公开资料(云圣智能官网、大疆/纵横年报);艾瑞咨询《2023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报告》;国际能源署(IEA)《电力巡检技术趋势》;行业访谈(电力巡检工程师、无人机系统集成商)
此外,资本层面的马太效应正在重塑格局。
2024年工业无人机行业80%的研发投入集中在10家头部企业,导致自主飞行专利的75%被大疆、极飞等掌控。
这种资源倾斜使得CR5企业市占率从2025年58.3%加速提升至2030年67.5%,中小厂商被迫退守极地科考等长尾市场,后者渗透率虽突破40%但规模不足百亿。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图片源自A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作者:爱羽 ,36氪经授权发布。